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河南“中式迪士尼”火了,奥秘只是门票价格低?

时间:2025-08-26 06:31:00

近日,河南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景区火爆出圈,频频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单。这座以宋代武侠文化为主题的景区究竟有何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座武侠之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

人潮涌动:暑期游客体验实录

"从进景区开始就一直在排队,厕所、餐馆、NPC互动点,每个地方都大排长龙。"据媒体报道:游客黄玉告诉记者,她们当天有大半天时间都耗费在等待上。回来后她才发现,自己正好赶上了人流最高峰时期。

据景区公开资料显示,今年暑期万岁山武侠城屡次迎来爆发式客流。7-8月期间,景区曾连续多日发布限流公告,甚至一度暂停线上线下售票。万岁山武侠城董事长助理宋涛透露,今年暑期每日入园人次少则五六万,多则十几万,"有时上午门票就售罄,下午无票可买"。

穿越千年,梦回大宋武侠梦

万岁山武侠城坐落于八朝古都开封,据《宋史》记载,该区域曾是北宋著名皇家园林艮岳遗址所在地。景区以宋文化为背景,以武侠题材为核心,巧妙融合北宋时期的民俗风情和建筑特色,打造出一座沉浸式武侠主题体验园区。

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回到了那个侠肝义胆的江湖世界。景区内工作人员身着古装,街头演艺人员不时展现传统武术表演,营造出浓厚的武侠文化氛围。

精彩演出,值回票价的视觉盛宴

万岁山武侠城最吸引游客的是其丰富的实景演出项目。根据景区官方信息,园区每天演出涵盖《水浒传》《岳飞传》《七侠五义》等经典题材,为游客提供持续的视听享受。

《三打祝家庄》作为景区的代表性演出,采用大型实景马战表现形式,场面宏大,再现了水浒英雄的豪情壮志。演员们的专业表演和逼真的特效,获得游客广泛好评。

只需八十元就能畅玩三天,体验500多个节目,"量大管饱"的低价策略让万岁山武侠城迅速走红。2023年上半年,景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综合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162%;入园人次突破1024万,同比激增239.33%。

平价策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主题乐园

"便宜。"这是大多数游客对万岁山武侠城的第一印象。

更重要的是,这儿便宜但节目并不敷衍。黄玉发现:"几乎每走几步都有表演。"比起西式乐园,武侠城的一景一物都有种天然的文化贴近性,游客几乎不需要融入过程,很快就能理解表演内容,参与到背诗、投壶、踢毽子等小游戏中。

景区内物价也管控得宜。"别的景区吃顿饭至少四五十块,上海迪士尼甚至要一百多元。在武侠城吃碗面也就十来块,买文创周边也不心疼。"黄玉表示。

沉浸体验:让武侠梦照进现实

去年某个节假日,上海游客林泽在出差间隙偶然刷到万岁山武侠城的视频,当即被吸引。"视频中网友分享了杂技、武术表演,还有游客跟NPC互动赚银票,甚至有人因'抢劫'被衙役押着游街示众。"从小就爱看武侠小说的林泽,几乎没怎么犹豫就购买了门票,和朋友自驾八个多小时抵达景区。

"一路上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古代。"林泽回忆,武侠城内每个NPC都穿着古装,游客可以自由互动、赚取银票兑换实物礼品。虽然性格内敛的他没有过多参与互动,但光是观看其他游客的体验就觉得趣味盎然。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马戏团表演的空中飞人和晚上漫天绽放的打铁花。

文化为魂,河南文旅的又一力作

万岁山武侠城的成功,是河南文旅深耕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的又一典型案例。

从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从《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再现到万岁山武侠城的沉浸式体验,河南文旅正在以创新形式,将厚重的中原文化变得可感、可触、可参与。

这种"文化+旅游+演艺"的模式,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中华武侠文化的魅力,更让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日进斗金的秘密

就据媒体报道:纵观各大中式主题景区,万岁山武侠城并非唯一一个走红的案例,却是少数真正实现盈利的项目之一。以大唐不夜城背后的运营方——曲江文旅为例,2023年一季度,曲江文旅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滑23.67%,实现归母净利润-4360.89万元,同比下滑2161.76%。今年5月,公司还发布了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并面临拍卖的公告。

那么,为什么在普遍"红火不盈利"的景区赛道中,只有万岁山真正跑通了这条路?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指出,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又是传统旅游热土,而开封本身就带有"武侠""少林寺"这类文化心智认知,与"武侠城"的定位高度契合,能够吸引大量基础客流。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万岁山成功的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乐园依赖游乐设施、更新慢的局限。景区将"大型实景剧本杀"引入园区,不断上新故事、玩法和互动机制,让游客每次来都有新体验。

更重要的是低门票策略释放了消费空间。林焕杰解释:"如果出行预算是400元,门票花去一半,游客自然不愿多花钱;但在万岁山,门票便宜,他们就更容易把省下来的预算花在吃喝和体验上。"数据显示,万岁山武侠城景区的二次消费占比已提升至40%,而多数国内乐园的门票收入占比高达70%。

背后运营方的努力也不容忽视。万岁山的运营方"锦上添花集团"与景区签订了"10亿元对赌协议",这种机制将"责任"与"动力"深度绑定,倒逼运营团队必须把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离"中式迪士尼"还有多远?

爆火之后,万岁山武侠城被冠以"中式迪士尼"等标签,但专家认为这类景区距离真正的迪士尼还很远。

按照国家《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主题公园必须满足封闭管理、统一闸机检票、投资规模达标等硬条件。以此衡量,万岁山仍停留在"景区"层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主题乐园。

林焕杰认为,这种"老景区+沉浸式演艺"的模式带有强烈的"地缘文化偶发性",只能在本身拥有深厚历史IP、客源腹地足够大的老牌景区奏效。

与迪士尼、环球相比,万岁山在"封闭园区管理、重资产科技设备、统一世界观故事线"三大维度上都存在差距。张书乐指出,中式乐园最大的短板不是技术,而是"可持续、全球化的超级IP"。

"即便万岁山借'武侠'这一文化母题巧妙绕开了版权雷区,但'金庸宇宙''古龙宇宙'至今未能像'漫威宇宙'一样完成跨媒介、跨语言的全球叙事。"张书乐认为。

火爆背后的烦恼

流量狂欢的另一面,是"盛名之下"的体验痛点。翻开各大社交媒体,游客的吐槽屡见不鲜:暑期高峰期间,动辄排队两小时才能入园,NPC互动点被围得水泄不通,游客需苦等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这不仅是万岁山一个景区的烦恼,也是全国各地文旅的共同挑战——在游客的热情与资源的有限之间,如何找到微妙的平衡点。如何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武侠梦,这或许是万岁山,也是所有"中式迪士尼"们,需要长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课题。

图文综自:南风窗、大河网、人民日报河南、携程网、视觉中国

你去过开封万岁山景区吗?

你觉得“万岁山”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记得打在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