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节目《博物馆比拼夜——美美与共 乐听乐爱》

时间:2025-05-19 10:28:00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

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

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

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

当邕城的晚风

掠过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的飞檐

当展柜的灯光次第亮起

一场穿越时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音乐之旅正式启程

那些承载着文明记忆的乐器

即将用声音讲述千年来的山海故事

01羊角钮钟

广西及岭南地区古代百濮和百越民族都曾经使用的乐器,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现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均有出土。



02大鼓音乐

广西主要有“烟墩大鼓乐”与“马山大鼓乐”。



03独弦琴

京族拨奏类弦鸣乐器,流行于防城港一带以及越南。



04天琴

壮族拨奏类弦鸣乐器,壮语称“鼎叮”,流行于广西中越边境垌中、宁明、龙州等地区。



05甘美兰

印度尼西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



06鳄鱼琴

泰国的传统弹拨乐器,由于鳄鱼琴在早期制作时,琴头一端常刻成鳄鱼头状,故名鳄鱼琴。


音乐就像撒在丝绸上的珍珠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把它们串成了流光溢彩的锦缎

东南亚乐器在中国的博物馆形成了多样与共生的互动模式

是中国与东盟艺术文化合作的新维度

存续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愿景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